贵阳为明办学经验浅谈
文/崔延宁 贵阳为明国际学校校长

贵阳是一个风景秀美、少数民族聚焦的地方,它有着独具魅力的风情。但也有着先天条件的限制——“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是人们对它最常用的描述。为明教育为贵阳的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用先进的育人理念、科学有效的育人模式培养出具有世界视野的为明学子,帮助他们打开世界机遇之门,进入世界上最先进的领域。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支撑我认为有两点:平等和创新。
关于平等
这里所说的平等是机会的均等。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享受青少年时期的温暖与幸福,让每个孩子都有尊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终极教育目标。
在为明贵阳学校,老师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人人平等、师生平等。不能让学生整天在老师的“威严”下战战兢兢生活。我一直认为校园里任何一位领导、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都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这首先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我不能接受始终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老师,也不能接受老师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思想来强化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与尊严。幸福人生、和谐社会应该摒弃“吃苦中苦,为人上人”的思想,吃苦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过程,但其目的是为了明天的幸福——这种幸福绝对不应该建立在“人上人”的基础之上。因此,我极力推崇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深信“身教重于言教”,每个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也自然学会尊重别人。
关于创新
在教育界,人们对校长、对老师最高的评价通常是:这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今天的教育,民办学校里的探索者与思考者比公办学校里多,因为我们比公办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性,也就肩负了更大的责任。我作为一名为明学校的“管理者”,就深感为明教育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同时更感到责任与压力:贵阳为明国际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建设教师队伍?一系列的问题在等着我们这个团队去思考、去解决。
为什么我们学校提出的让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几门技艺——如太极拳、五线谱等,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与认可?我认为这相对于周边其他学校来讲就是一种创新。为什么我们提出“爱心育人、用心做事、诚信办学”的工作原则,将贵阳为明国际学校办成了当地的“形象名片”、城市代言人?这就是我们把创新意识贯穿进了每天的工作。
“以创为本”其实就是要有创新的意识与勇气。作为教育者,如果自己都没了创新的意识,怎么能培养出有创新力的学生呢?有自己的思想,才会有探索、创新的动力与愿望;有创新的思想存在,生命才会有激情;有了创新的意识,你的学生才会每天生活在惊喜与幸福之中......这才是教育者的成功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