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守正出新 应对高考改革 科学发展 为明志在领航

----为明教育2017年高考与高中教学改革研讨会侧记

        2017年是国家恢复高考40周年,也是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首届改革成果验收之年。40年来,高考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建设的抓手,作为人才向上流动的主渠道,它的每一次变革,都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

        2017年8月13日-8月15日,基于学科素养的高考改革与高中教学改革研讨会暨中学校长高端论坛在贵阳为明国际学校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贵阳市乌当区教育局、北京海淀国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主办,为明教育、乌当中学、贵阳为明国际学校承办。会议汇集了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学者,贵阳当地教育局领导,为明教育十五所学校和贵阳兄弟学校校长、部分教师,特邀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人大附中校长嘉宾,共计三百余人,是一次面对高考和高中教学改革的盛会。为明贵阳国际学校崔延宁校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在今后的高中教学中探索一条路,那就是如何着眼于孩子未来成才的世界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来搞好我们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

        这次会议既有教育专家高屋建瓴,从国家与政策的高度对新高考改革的研读和指导,又有名校长和特级教师、专家细到学科的、对具体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探讨。对于在新的高考政策改革背景下,如何在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设计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积极应对给出了具有价值的指导。

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变革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教育部通过教育评价落实,使得核心素养成为新高考改革的刚需。

        会上,为明深圳学校范刚校长敏锐地指出并率先发问,新高考加入并强调核心素养,势必会引起课程体系的改变,那么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该如何真正体现到教学中呢?哈师大附中特级教师、著名高考志愿专家、高考指导专家郭建民先生的发言恰好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挖掘每门课程背后的育人功能;突出强调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知识,防止学科的浅表化,突出学科的本质;重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防止课程碎片化;突出学科的大概念,强调学科核心概念、主干知识。这一论述,系统而具体地表明了学科素养背景下学科课程的变化及应对方法。

        事实上,在为明教育领导下的为明学校近年来对于核心素养的探索方兴未艾,“高效课堂6+1”,“导-思-议-展-评-检”六个环节再加上课后的“用”(限时练),构成基本教学流程,旨在强化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表达等基本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深度思考,高效落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从选拔到选择,将综合素质评价落到实处

        高考制度变革下,“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促进了高考从单一标准向全面评价学生转变。这一举措对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选考需要选课,如何指导学生选课成为一线校长教师面临的难题。对此,清华大学教授、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先生分享了他的见解和经验:就教师指导而言,选择应该以学生的兴趣、潜力和特长,希望升入的大学和专业,未来就业与生涯规划为遵循的原则;就学校而言,应该在校内建立学生学业、升学与生涯规划的指导体系,培养专兼结合的指导队伍。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先生指出,要充分利用学生平时每一次考试背后的数据资源,使之成为孩子选课及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资料。

        这次高考改革的另一个创新点,就是要求高校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其主要目的是真正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附加目的才是作为高考选拔的参考标准。对此,多位与会专家指出,高考与学科素养并无背离,与素质提升并无背离,教学工作应该帮助学生打好学科基础,而不是完全功利化的应试准备。

        而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的一个难点。对此,清华大学教授、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先生的独到见解和经验分享,集中体现了高考改革所要追求的人本价值,对于将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到实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素质与学校统筹双提升

        作为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教师们应当从为了孩子一生的发展出发,完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

        为明为明教育董事长林浩先生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提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从应对人的发展的角度来面对教育,以人性的关怀和对教育的情感来面对每一个孩子。

        为明为明教育副总裁、北京海淀国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玲女士说道:不仅仅做精师,更要做人师,和孩子自然而然地交往,不行政化,不业务化,带动孩子启动他们的人生梦想。

        除了对教师素质的整体要求提升,为明教育也继续发挥为明教育化平台的优势,在这次的高三工作总结会上正式启动高三教研联盟,各区域学校教研联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高三教学工作研究、交流和分享。

        正如为明为明教育CEO、北京海淀国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猛先生在此次会议所言:为明为明教育各学校不是在孤军奋战,要充分发挥为明教育平台的作用,加大相互间的交流和需求供应。在为明教育的领导下,使得高三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从容应对。

民办教育飞跃发展,为明志在领航

        教育部基教司原副司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郑增仪先生在会上表示,高考新政公布后,民办教育仍在发展,说明了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可,说明了民办教育恰逢其时,满足了现代社会对教育多元化的特色需求。民办教育过去是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现在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在地位上,是质的飞跃与提升。

        为明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趋势下不断发展壮大,成长为今天覆盖国内外20个城市,建立55所学校及幼儿园,拥有5千余名教职员工,培养26万余名中小学毕业生,向国内外著名大学输送2千余名优秀学子的综合性教育服务体系。在2017年的高考中,又有五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有二百余名学子考入985、211高校。以入口评出口,为明教育又一次向社会各界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面对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要求,为明为明教育将守正出新,以为明教育为主导,统抓管理;以平台为抓手,链接资源;以学校为主体,创新业务,全体为明人一起,理性改革,人文改革,科学改革,为帮助孩子完成人生梦想,为实现教育梦与中国梦的统一而扬鞭奋蹄,砥砺前行!